色彩管理的實施(2)

印前頻道 - 色彩管理 來源:設計在線 作者:hccm 2010-07-19
602 0 0


  1.分光光度計

  進行色彩管理最準確的方法是獲得光譜數據,采用分光光度計,將輸出設備產生的IT8-7.3標準色標中的928個色樣進行色彩測量,所得結果與標準數據進行比較后,得到新的光譜信息,建立輸出設備Profile文件。如投資有困難,也可不買,可在買數字打樣系統(tǒng)時用該公司提供的分光光度計測量。

  一般選用美國愛色麗DTP41自動掃描式分光光度計,它可提供光譜數據,多種密度值和色度功能,可在5分鐘內測量480個顏色色標在A4紙上或在8分鐘內測量800個顏色色標在A3紙上。

  2.屏幕校正儀

  用于校正屏幕顏色,通過校正儀的采樣頭吸附在屏幕上,對屏幕進行采樣,若RGB三色比例不平衡而出現偏色時,可通過軟件進行調整,使之達到平衡。一般采用美國X-Rite Color Monitor Optimi Zer屏幕校正佼,有的分光光度計也可用作屏幕校正。

  3.反射密度計

  用于測量打樣、印刷四色油墨的密度值、網點增大值,疊印率和相對反差值等,來控制和穩(wěn)定打樣、印刷的質量。

  筆者最近使用的丹麥燕京德納福新推出的DigiDens T6CR手持式彩色反射/黑白透射密度計,是一臺多功能設備,它具有最新傳感器和微處理技術,能精確地測量密度值等多種功能,在彩色反射操作模式下有5種不同顯示模式,反射密度范圍大于2.5,并能四色密度同時顯示。

  4.透射密度計

  用于激光照排機的線性化,一是測量輸出膠片的最大密度值及白片基的底灰值;二是測量從2%、50%、98%的各級網點值,以控制各級網點達到標準值。

  常用DigiDens T6CR黑白透/反射密度計能精確測量密度值和網點值,透射密度大于6.0,密度偏差±0.01,網點百分比偏差±0.5%。

  5.布魯納爾控制條

  用于測量、控制打樣及印刷密度值,網點增大值等技術參數,是國家印刷行業(yè)規(guī)定使用的一種控制工具,一般采用加長85型控制條,有5種功能:四色疊印色標段、中性灰平衡段、多用圓型控制段、曬版控制段、相對反差值控制段。

  6.曬版控制條

  用于控制曬版的正確曝光時間和顯影時間,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UGRA控制條,可以非常正確、靈敏地控制曬版質量。它有5項控制段:連續(xù)調密度梯尺段、陰陽等線同心圓段、全階調網點段、重影控制段、高光及暗調控制段。

  7.灰色梯尺和色標

  采用標準的灰色梯尺和色標對灰色平衡和顏色校正量進行測量和控制,是保證色彩還原精確性和穩(wěn)定性的重要工具。目前國內外都采用Kodak、Agfa、Fuji這3家公司的IT8標準透射、反射灰梯和色標,并用來創(chuàng)建掃描儀Profile文件。

  綜上所述,一套完整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所需要的色彩測量儀器和控制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它的投資不大,只要領導重視是很容易辦到的。

四、保證輸出色彩的準確和穩(wěn)定


  運行在彩色桌面系統(tǒng)中的色彩管理系統(tǒng),需要輸出、曬版、打樣和印刷質量的穩(wěn)定,從而保證輸出色彩的準確性。色彩管理一方面是將輸出設備加以控制及標準化,建立特性文件,即目標特性文件,使之融入色彩管理系統(tǒng)中運行。

  1.打樣機、打印機的校正與描述

  彩色樣張,無論是模擬或數字,還是印前樣張或付印樣張,都是監(jiān)控圖像復制工藝每一部分的關鍵工具,要保證樣張色彩準確,其重要作用是:①就傳統(tǒng)模擬打樣而言,要做到輸出四色油墨樣張色彩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有3項指標必須加以控制和標準化。

  A.設備標準:通過設備校正,保證打樣機處在最佳工作狀態(tài),包括適當的壓力、標準的版臺溫度和最佳性能的氣墊橡皮布。

  B.材料標準:一是規(guī)范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油墨,不要相互攙和使用。現在有許多單位使用的四色油墨隨便雜配,從而造成與掃描儀內的Profile不同,直接影響校色準確性,掃描就不能得到正確的圖像文件。二是規(guī)范紙類,原則上應規(guī)范打樣與印刷用同一種紙類,如果打樣、印刷只用一種油墨而用銅版紙、啞粉紙、書版紙3種紙類,則要建立3種行性文件給印刷機。

  C.質量標準:一是規(guī)范四色油墨實地密度值,這是打樣及整個印前作業(yè)色彩管理的核心,因為實地密度值大小的變化,對整個樣張色調的影響極大。二是規(guī)范相對反差值(K值),這是衡量打樣(印刷)實地密度是否足,網點增大是否符合標準范圍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優(yōu)質的打樣適性,K值在0.40以上為優(yōu)。

  目前一些打樣公司普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片面追求網點增大越小越好的做法,并造成網點中心有小白孔、致使印刷無法追上,這是一個誤區(qū)。打樣網點增大應有一個標準范圍,不能不顧及印刷而片面追求網點增大更小。實踐證明,50%處的網點增大C、M墨為8%-10%,Y、K為12%-13%是合適的。二是打樣采用DIC日本軟性專用油墨,與印刷所用油墨差距較大,經常造成印刷品與樣張的顏色差距很大,致使客戶對印品不滿意。因此,規(guī)范打樣與印刷使用同一品牌的油墨,建立這種油墨的Profile文件是重要的,印前作業(yè)一定要為最終印出好產品而創(chuàng)造條件。

 �、诰蛿底执驑佣裕紫纫龅酱蛴C模擬傳統(tǒng)打樣機樣張(印品)色彩效果,然后建立打印機的特性文件,其方法是:

  A.通過打印機的校正,保證打印機處在最佳工作狀態(tài),包括確定所用的打印紙類。

  B.首先用傳統(tǒng)模擬打樣打出一份ISO/IT8.7.3色標的標準樣張,供數字打樣機進行自動校色。IT8.7.3色標包含928個色塊,有用于檢測油墨疊印效果的油墨總量最大的疊印區(qū),有檢測實地密度的Y、M、C、K梯尺,有檢測灰平衡CMY的疊印區(qū)等,內容齊全。當然,各種軟也可根據各自需要使用不同格式、不同色塊個數的色標文件,如克里奧.賽天使色彩管理軟件spw,用的是kmart色標,它包含450個色塊。色標文件一般是TIFF或PS文件,

  C.用色度計或分光光度計測量IT8.7.3色標上的928個色塊的色度值。
聲明:站內網友所發(fā)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

全部評論

正在获取相关推荐..